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论在朝为官,还是隐于山林都是幻梦,何必为宠辱得失自我惊扰(皆要宠辱不惊)。只愿秋饮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冰雪之诗句,以此悠闲过一生。
犹记得小时候,窗外风雨两人同宿夜语的手足情谊.送行路上牵挂前方不知有谁继续陪伴你。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镜子清澈无波。

注释
浮梁:县名,宋属饶州。《浮梁县志·官司志》:“辛次膺字企李,莱州人,政和二年进士,靖康初,奉亲来知浮梁,遂留居溪东之南城最高山下。”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钟鼎句:杜甫《清明》:“钟鼎山林各天成,浊醪粗饭任吾年。” 钟鼎,钟鸣鼎食,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山林,指隐居乡野。
宠辱休惊:《老子》:“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裁冰:作诗。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诗:“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记取二句:《王直方诗话》:“东坡喜韦苏州‘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之句,故在郑别子由云:‘寒灯对畴昔,夜雨何时听箫瑟。’……在东府者有云:‘对床空悠悠,夜雨今萧瑟。’……又云:‘对床老兄弟,夜雨鸣竹屋。’此其兄弟所赋也。”贺铸《凌歌》:“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
问谁句:苏轼《永遇乐·长忆别时》:“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晓山二句: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之后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时期。在罢归赋闲的日子里,可以排遣壮怀愁绪的,只有饮酒、赋词诸项。此时他送族弟辛祐之归浮梁,为赋别情而作此词。

简析

  此词上片表现了词人闲处过平生的人生态度,以及选择平静闲淡的生活方式;下片回忆了往昔与弟弟小窗风雨、对床夜话的手足情谊,想象族弟归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黛的山、明亮如镜的水相伴前行,表达了一片离别深情。全词对仗工整,比喻巧妙,运用想象,含蓄蕴藉,耐人回味。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留别壶公山人

林敏林敏 〔明代〕

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夸。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
穷源杳莫测,石濑仍几家。
月从壶山出,照见菖蒲花。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
摇曳鸣吾琴,蕙心豁天葩。
夫子乃知音,延之饭胡麻。
尘踪未洗髓,烂熳游天涯。
永怀灵境迥,矫首长吁嗟。

武昌郡楼待月三年前曾与晋阳君同游

曾广钧曾广钧 〔清代〕

望望平皋起素秋,鄂城风物动离忧。故乡目极巴邱远,新涨寒兼蜀雪流。

江树层层藏鹤垒,征帆一一过鹦洲。旧时月色临朱槛,曾共常娥坐一楼。

庐州诗

张祁张祁 〔宋代〕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绍兴丁巳岁,书生绾戎机。
郦琼劫众叛,度河从为齐。
苍黄驱迫际,白刃加扶持。
在职诸君子,临难节不亏。
尚书徇国事,既以身死之。
骂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呜呼赵使君,忠血溅路歧。
乔张实大将,横尸枕阶基。
至今遗部曲,言之皆涕洟。
法当为请谥,史策垂清规。
法当为立端,血食安淮圻。
奈何后之人,邈然弗吾思。
居官潭潭府,神不芘茅茨。
冤气与精魄,皇皇何所依。
所以州宅内,鬼物多怪奇。
月明廷庑下,仿佛若有窥。
謦欬闻动息,衣冠俪容仪。
士民日凋瘵,岳牧婴祸罹。
一纪八除帅,五丧三哭妻。
张侯及内子,遍体生疮痍。
爬搔疼彻骨,脱衣痛粘皮。
狂氓据听事,夫人凭指挥。
玉勒要乌马,云鬟追小姬。
同殂顷刻许,异事今古稀。
磊落陈阁学,文章李紫微。
筑城志不遂,起废止於斯。
杜侯在官日,夜寝鬼来苔。
拔剑起驱逐,反顾出户帏。
曰杜三汝福,即有鼓盆悲。
德章罢郡去,厌厌若行户。
还家席未暖,凶问忽四驰。
安道移嘉禾,病骨何尪羸。
於时秋暑炽,絮帽裹颔颐。
余龄亦何有,干在神已睽。
师说达吏治,通材长拊绥。
东来期月政,简静民甚宜。
传闻盖棺日,邑里皆号啼。
近者吴徽阁,鱼轩发灵輀。
营卒仆公宇,厩驷裹敝帷。
行路闻若骇,举家惊欲痴。
昔有邺中守,迥讳姓尉迟。
后周死国难,英忠未立祠。
及唐开元日,刺史多艰危。
居官屡谪死,未至先歔欷。
仁矣张嘉佑,下车知端倪。
庙貌严祀典,满考迁京畿。
兄弟列三戟,金吾有光辉。
吴竞继为政,神则加冕衣。
自此守无患,吏书信可推。
伯有执郑政,汰侈荒於嬉。
出莽复为乱,羊肆死猖披。
强魂作淫厉,杀人如取携。
其后立良止,祭祀在宗枝。
罪戮彼自取,祸福尚能移。
旅大所冯厚,子产岂吾欺。
塞温五种瘧,踸踔一足夔。
或能为病蹄祟,祈祷烹伏雌。
况我义烈士,品秩非贱卑。
凜凜有生气,为神复何疑。
勺水不酹地,敢望壶与归。
片瓦不覆顶,敢望题与榱。
邦君寄民社,此责将任谁。
既往不足咎,来者犹可追。
傥依包孝肃,或依皇地只。
经营数楹屋,丰俭随公私。
丹青罗像设,香火奉岁时。
尚书名位重,正寝或可施。
吕姬徇夫葬,义妇严中闺。
清贤列两庑,后先分等衰。
当时同难士,物色不可遗。
张陈李鲍韩,势必相追随。
德章病而去,去取更临时。
尊罍陈俨雅,剑佩光陆离。
匠事落成日,醮祭蠲州治。
青词奏上帝,册祝告神知。
若曰物异趣,人鬼安同栖。
兹焉卜新宅,再拜迎将归。
悲笳响萧瑟,风驭行差池。
穹旻亦异色,道路皆惨悽。
巍峨文武庙,千载无倾欹。
使君享安稳,高堂乐融怡。
岂弟而惠政,吉祥介繁禧。
遂纡紫泥诏,入侍白玉墀。
斯民获后福,年谷得禳祈。
坎坎夜伐鼓,欣欣朝荐牺。
人神所依赖,时平物不疵。
中兴天子圣,群公方倚毗。
明德格幽显,和风被华夷。
典章粲文治,昭然日月垂。
卧工靡不报,秩祀当缉熙。
四聪无壅塞,百揆钦畴咨。
咨尔淮西吏,不请奚俟为。
露章画中旨,施行敢稽迟。
太常定庙额,金榜华标题。
特书旌死节,大字刻丰碑。
碑阴有坚石,镌我庐州诗。

逍遥咏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十洲洞府养神仙,几说桑田屡变迁。
老才商周为柱史,刘安拔宅上青天。
名山隐遁非堪守,炼药修真本自然。
想取仪形通感应,徒劳运智乱烹煎。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兀然而然,湛存象先。
曹溪昧横画,少室还默传。
体不匿而了了,用不勤而绵绵。
得麟角兮石头足,捋虎须兮林际颠。
壁上如今谩撑起,知音自然闻说禅。

云游歌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
只是寒彻骨。又记得江东夏热时,
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
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
衔山日正红。一声老鸦鸣,
鸦鸣过耳寻无踪。这些子欢喜,
消息与谁通。又记得淮西兵马起,
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
欲渴又无水。又记得一年到村落,
瘟黄正作恶。人来请符水,
无处堪摸索。神将也显灵,
乱把鬼神捉。又记得北邙山下行,
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干。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
万家说调数。倚门眼看鼻,
频频道且过。满面着尽笑,
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
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
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
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
那肯教人识。

答廷评宗说遗冰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仲夏遘余闰,屋室如炊蒸。
孰云穷处者,言赠太官冰。
时靡有暍死,实亦赖友朋。
定能凉一席,既已却青蝇。
吾心久自信,饮已不以矜。

访育王东堂空叟和尚夜话

释梵琮释梵琮 〔宋代〕

因说多年破草鞋,祖翁插脚强安排。
从兹狼藉浑无底,次第提持转见乖。

女娲炼石补天得天字

安治安治 〔清代〕

试问娲皇未出前,彼苍缺陷几何年。讵开混沌无完璧,直赖神功善补天。

石炼烘炉融五色,磨经妙手得重旋。何殊附会荒唐说,月可修成海可填。

偈四首 其一

释法恭释法恭 〔宋代〕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