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姚燧〔元代〕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注释
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姚燧一生有着历居显要、高官厚禄的生活经历。但宦海沉浮,他也体验过仕途风波的变幻莫测。诗人面对元代社会上层内部倾轧的现实,慨叹之中创作此篇。

赏析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随着笔下的风花雪月一年一年地消逝,跟前的儿女子孙也一个一个多了起来。时光荏苒,转眼间诗人已到暮年,儿孙满堂。这两句是明显的对句,无论从词性、句子的结构,还是平仄搭配上看都对仗工整,而且构思巧妙,前句从多说到少,后句从少说到多。

  前面两句以平常的口吻、简单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生活景象,实际上是为后面的“无日不风波”做铺垫。平静的背后潜藏着跌宕起伏的“风波”,这种情绪上的反差,正是作者别出心裁的设计。

  “有人问我事如何”一句以设问引起转折,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从上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转为对广阔人生的思考。最后两句“人海阔,无日不风波”是对设问句的回答,同时也是他对一生仕途生活的总结。人海茫茫,社会广阔,人事纷争,无时无刻不是在各种“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身陷危机,这一略显消极的总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

简析

  这首散曲起首二句是说词人原本喜欢描写清风明月,舞文弄墨地度过生涯,但现在青年一代已逐渐成长,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了;紧接着三句用设问句明白说出自己的感受,叹息世道艰难。全曲严谨、沉稳;音韵、格律处处和谐,而且全曲无衬字,代表了文人曲的艺术风格。

姚燧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猜您喜欢

嵊县早发沿涉新昌道中

陆深陆深 〔明代〕

沙明水浅映疏星,十里春寒护短亭。地僻稀闻行客早,日高初见远山青。

羊肠鸟背寻常事,问竹看花次第经。一任午风吹不断,薄罗衣袂近苍溟。

江村村外有野水一湾就看秋色

茅元仪茅元仪 〔明代〕

江村是处好清秋,倍爱寒塘特地幽。
但有白杨晴亦雨,瞥惊霜荻浪生洲。
饱看枫色还思影,送尽秋鸿更忆鸥。
漫说江南千万里,只须扶杖便江头。

偈颂六十首

释昙华释昙华 〔宋代〕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
尽向者裹钉椿摇橹,新东林为你诸人解缆放船。
未说超宗异目,若得齐眉共瞩。
亦可明窗下安排,未免栏腮掴出。

陈平

杨基杨基 〔明代〕

陈平素无行,终为汉相国。
阴谋固可鄙,奇计凡六出。
后来诸吕难,卒赖陆贾力。
岂缘富且贵,临事意反诎。
智者犹若斯,请为愚者说。

来日苦短黄子邕同赋 其一

刘炳刘炳 〔明代〕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人生如朝露,不如啸歌置酒临高堂。

春风不到九泉下,盛年一去难再芳,老行及之徒悲伤。

僧义翔僧义翔 〔宋代〕

时人号我作郭郎,盖缘为事没著量。
傀儡弄罢收归笼,自有傍人说短长。

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李流谦李流谦 〔宋代〕

持此迂愚漫浪身,忍惭一出竟何营。
枕边客意兼寒意,门外溪声似雨声。
易办蓬蒿三亩宅,可无藜苋一杯羹。
青衫岂是官人样,白鸟私居说败盟。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二 西清圃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拂衣无不可,学圃在江乡。僮理栽花径,人寻载酒堂。

歌能飞白雪,笛自和沧浪。蚤遂冥鸿志,非耽野趣长。

雨中看紫芍药

黄氏黄氏 〔明代〕

妆楼初下自倾成,冉冉香生绣户清。
厌说广陵春色暮,胭脂和泪雨中倾。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慧远释慧远 〔宋代〕

老婆二八少年时,羞向人前舞枯枝。
而今要嫁便改嫁,谁管傍人说是非。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