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十年来村居享悠闲,对于世态隔膜而不明。
原先爱好诗书现更爱,田园没有应酬之俗情。
为何舍弃田园而离去,千里迢迢去到那南荆?
荡起船桨击碎新秋月,水边暂告分手别亲朋。
傍晚凉风习习已吹起,月光照天夜色清空明。
天宇明净高远无边际,亮光闪闪江面水波平。
惦记差役不能安心睡,夜已将半还得独自行。
商歌求官不是我事业,留恋沮溺那样并力耕。
甩掉官帽决心返故里,高官厚禄本来不动情。
衡门茅舍才可修真性,或可凭善建立好声名。

注释
辛丑:指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赴假:赴准假之所,意即销假返任。江陵:当时的荆州镇地,是荆州刺史桓玄的驻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行:经过。涂口:地名,即今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北宋前名涂口。
闲居:闲散在家。三十载:诗人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三十载”是举其成数。一说“三十”应作“三二”,三二得六,即闲居了六年。
尘事:指世俗之事。冥:冥漠,隔绝。
敦:厚。这里用作动词,即加厚,增加。宿(sù)好(hào):昔日的爱好。宿,宿昔,平素。
林园:一作“园林”。世情:世俗之情。
如何:为何。舍此:指放弃田园生活。
南荆:荆州治所在湖北江陵,江陵古属南方楚国之地,故西晋称荆州为南荆。东晋沿用此习称。《文选》作“西荆”。
叩(kòu):敲,击。枻(yì):船舷。新秋:即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
临流:在水边。友生:朋友。生是对年轻读书人的称呼。
将夕:暮之将临。夕,傍晚。
湛(zhàn):澄清,清澈。虚明:空阔明亮。
昭昭:光明,明亮的的样子。
皛(xiǎo):洁白明亮的样子。川上:此指江面。
怀役:犹言负役,身负行役。不遑(huáng):不暇,没有工夫。
中宵:半夜。尚:犹,且。独征:独自远行。
商歌:指自荐求官。商,声调名,音悲凉。商歌非我事:意谓像宁戚那样热心于求官,不是我所愿意做的事。
依依:依恋、留恋的样子。耦(ǒu)耕:两人并肩而耕。这里指隐居躬耕。
投冠:抛弃官帽,即弃官,旋:返回。旧墟:这里指故乡旧居。
好(hǎo)爵:指高官厚禄。萦(yíng):缠绕,束缚。
养真:养性修真,保持真朴的本性。衡茅:指简陋的住房。衡,同“横”,即“横木为门”。茅,茅屋。
庶:庶几。有“差不多”之意,在古语中常含希望、企求的成分。这里就有希望的意思。 ▲

赏析

  此诗开头六句,是从题前着墨,借追念平生,写出自己的生活、情性,再转到当前。他这年三十七岁,说“闲居三十载”,是就大体举成数而言。过去精神寄托所在是诗书和园林,官场应酬这些尘事、虚伪欺诈这些俗情是远隔而无沾染的。四句盛写过去生活的值得追恋,也正是蓄势;接着便迸发出“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的自诘,强烈表现出自悔、自责。这里用十字成一句作反诘,足见出表现的力度;说“遥遥至西荆(荆州在京都之西)”,自然不仅是指地理上的“遥遥”,而且也包括与荆人在情性、心理上的相隔“遥遥”。

  “叩枻”以下八句是第二节。前六句正面写“夜行”,也写内心所感。诗人挥手告别岸边的友人,举棹西行。这时,新秋月上,凉风乍起,夜景虚明一片,天宇空阔无垠,平静的江波上闪映着月影,望过去分外皎洁。这是无限美好的境界,但是,作者如此着力描写这秋江夜景,不是因为“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而正是为了反跌出自己役事在身、中宵孤行之苦。一切美景,对此时的诗人说来,都成虚设;反足以引发其深思,既追抚已往,也思考未来。这样,“怀役”两句,便成了绾结上下的关捩语句。

  结尾六句,抒写夜行所感。在上节所写境和情的强烈矛盾下,诗人不自禁地像在自语,也像在对大江、秋月倾诉:“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像宁戚那样唱着哀伤的歌来感动齐桓公以干禄求仕的世不乏人,而自己却恋恋于像长沮、桀溺那样的并肩而耕。“商歌”、“耦耕”,代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作者在此已作了明确的抉择。“耦耕”是“归隐”的代称,所以下文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具体考虑:首先是“投冠”(不是一般的“挂冠”),掷弃仕进之心,不为高官厚俸牵肠挂肚;其次是返归故里,在衡门茅舍之下、在田园和大自然的怀抱中,养其浩然真气。诗人深沉地想:要是这样,大概可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了吧。一个“庶”字,也表现出诗人对崇高的人生境界的不息追求。

  诗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写江上夜行的所见、所遇,无一不真切、生动,发人兴会。其抒述感慨,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语。方东树说:“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景真、情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昭昧詹言》);又说:“读陶公诗,须知其直书即目,直书胸臆,逼真而道腴”(《昭昧詹言》),此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隆安四年(400年)春,桓玄克荆州、雍州后,督八州即八郡军事,领荆州、江州刺史。当时陶渊明在桓玄幕府里供职。隆安五年七月,他回乡探亲假满,再次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官府。路经涂口时,写下这首诗。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您喜欢

满江红 其六 寄怀祖赞善勿庵

董元恺董元恺 〔清代〕

落托京华,凭坐卧、高楼百尺。畅好是、玉河垂柳,凤城寒食。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黯销魂、还忆去年时,天涯隔。

谁啸咏,梁园雪。空对酒,南窗月。只归来风景,不堪重说。

拨刺刀鸣豉下鲙,穿泥笋迸篱边壁。倩回风、迢递寄长安,云千叠。

许希

颜太初颜太初 〔宋代〕

京城名利涂,车马相奔驰。
其间取富贵,往往输巫醫。
前后十数辈,身没名已隳。
独有许希者,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来,所处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无人知。
一朝仗至艺,骤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时。
酬以六尚官,著藉通端闱。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龟。
于时称谢毕,西向复陈仪。
当宁惊且问,历历宣其辞。
臣传扁鹊术,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谢,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击赏为嘘唏。
仍给水衡钱,国西命立祠。
复加灵应号,金额照华榱。
自此辇毂下,求祷何祁祁。
我过庆成坊,见之心且悲。
秦醫术虽妙,五腑及四肢。
所习得其人,千龄祀不亏。
鲁圣术至大,帝道与民彝。
所习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师荀况,窃为辨说资。
作相劝焚书,诈云愚蚩蚩。
后之为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动守先王规。
朝谈十二经,夕诵三百诗。
依凭稽古力,荣进无他歧。
及居庙堂上,长剑冠峨巍。
自谓天所赋,焉知有宣尼。
宣尼断袭封,十经寒暑移。
他姓为邑官,乡老皆惊疑。
上章寝不报,九重遭面欺。
谏官不举失,御史不言非。
尽为许希笑,得路忘先师。

留别壶公山人

林敏林敏 〔明代〕

夙昔负灵异,斋沐营丹砂。
经年竟无成,乃知仙路赊。
为文何足道,说剑徒矜夸。
神情若飘风,浮海思乘槎。
涵江入云水,天影明蒹葭。
穷源杳莫测,石濑仍几家。
月从壶山出,照见菖蒲花。
龙吟波上烟,鸟散空中霞。
摇曳鸣吾琴,蕙心豁天葩。
夫子乃知音,延之饭胡麻。
尘踪未洗髓,烂熳游天涯。
永怀灵境迥,矫首长吁嗟。

赵郡王施斗綵法被荐女因为说偈

释居简释居简 〔宋代〕

倚福修慧,深丹浓翠。倚慧修福,砌锦层縠。福慧两全,众彩明鲜。

紫不乱朱,缟不碍玄。惟茜惟碧,参鳞差翼。空王座上,一片如织。

善哉命妇,巧思精究。劝化诸女,如出一手。惟此命妇,诸善女人。

于寿域中,克康克宁。女子有行,归宁母家。载殒淑身,发明心花。

燕子楼

文天祥文天祥 〔宋代〕

自别张公子,婵娟不下楼。
遂令楼上燕,百岁称风流。
我游彭城门,来吊楚王阙。
问楼在何处,城东草如雪。
蛾眉代不乏,埋没安足论。
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
自古皆有死,忠义长不没。
但传美人心,不说美人色。

赠富春子

李曾伯李曾伯 〔宋代〕

向说淮东役,江东始见时。
相逢无别语,所问者归期。
戎马纷何已,尝龟圣得知。
天津桥上看,成此蔡功谁。

龄叟得稼山好语因赞之

陈著陈著 〔宋代〕

高怀不是爱山行,钟鼓楼高有宿盟。
今夜老禅联榻卧,定应说到有西成。

九怀·春游

高似孙高似孙 〔宋代〕

君之来兮鞭潮,令冰夷兮毋骄。
抚余车兮安驱,海难填兮魂销。
龙翼辀兮既东,旌翠昏兮生埃。
蛟抗刃兮婆赤,咽雾光兮蓬莱。
东莫乐兮佳游,说哀兮忘归。
箫钟兮铙鼓,吴歌兮楚舞。
鱼飞兮雁奔,君之乐兮俣俣。
憩跸兮嵯峨。陈席兮楚楚。
撰德兮苍崖,秦夸声兮豪诩。
骑杂逻兮銮玲珑,穷向迹兮窥践宫。
民如蟹兮谁能聪,海水作兮号鱼龙。
叹未殚兮乐未终,金母号兮汉旌红。

宴琼林·已览遍韶容

黄裳黄裳 〔宋代〕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惹风流烦忙。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送赵惠卿赴玉沙法曹赴玉沙法曹

陈文蔚陈文蔚 〔宋代〕

不辞艰险涉江湖,素志惟期欲展舒。
平允外应无别法,坦夷中自有享衢。
虽云天远雁行近,未至风高鱼素疏。
见说民淳须事简,不妨宦学进工夫。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