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衣

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国风·秦风〔先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内衣。君王出兵打仗,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裙。君王出兵打仗,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
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指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鉴赏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创作背景

  对于《无衣》时代背景、写作旨意的推测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简析

  《无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猜您喜欢

崇寿印师以诗见惠次韵答之

王洋王洋 〔宋代〕

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
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
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
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

泥滑滑

胡天游(元)胡天游(元) 〔元代〕

泥滑滑十步,棱挣五步蹶。
我行欲借东,家驴一蹶翻。
然四蹄折呜,呼宁可徒行。
费脚力驴死,家贫偿不得。

田舍

丘葵丘葵 〔宋代〕

乱后无鸡犬,昏到足蚋蚊。
有翁如老鹤,蹙頞说官军。
理谷为春种,鞭禾到夜分。
与儿再三话,衣食在辛勤。

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荣途素定不须忙,羞作春妍爱古妆。
众促夺袍诗进御,君宁微服夜归乡。
怪来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养病坊。
闻说重题新鹤表,分留印绶与诸郎。

台城路 题随园图次陈实庵太史元鼎韵

薛时雨薛时雨 〔清代〕

钟山云冷骚坛寂,亭台废兴谁主。地拓清凉,天开画稿,点缀夕阳蔬圃。

啼猿学语。说往昔莺花,了无寻处。粉本重摹,个中幽径孰来去。

秋风回首旧梦,雅游裙屐集,丝竹曾谱。茂苑花阑,秦淮水咽,太息芜城同赋。

经年战鼓。间甚日陂塘,再盟鸥鹭。写入吟笺,望江南调苦。

偈颂十四首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佛之一字尚不喜,有何生死可相关。
当机觌面难回互,说甚楞严义入还。

张因叔尉曹借示赣陈丞择之文编以长句还之

赵蕃赵蕃 〔宋代〕

子昂高蹈固家风,诗到后山仍更工。
何事栖迟犹五斗,向来推许漫诸公。
平生但记逢人说,一洗真成凡马空。
今日宦游得此士,知君不类溧阳穷。

别句呈庚契呈高士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一笑相逢在翠微,绿槐高柳借凉时。
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
日落三杯无事酒,人闲八句自然诗。
来朝云过青山外,回首空闻猿鹤悲。

偈颂十二首

释原妙释原妙 〔宋代〕

皮穿肉烂,筋断骨折。
具无碍辩,横说竖说。
若谓向上一关,敢保老兄未彻。
直须虚空粉碎,大海枯竭,
透顶透底,内外澄澈。
正恁麽时,犹是眼中著屑。

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张嵲张嵲 〔宋代〕

中原殊未平,避地甘羁束。
著意问樵渔,尚恐惊麋鹿。
出门亦何事,望望清江曲。
雨气晚来寒,惊风乱新绿。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