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捣衣诗

温子昇 温子昇〔魏晋〕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漫长的秋夜里,长安城中的妇女在精美的捣衣石上捣捶着衣服。
从香杵与锦石碰撞发出的捣衣声,能知道距离的远近,砧声一声声地传来,十分凄凉。
七月初七,银河分外灿烂;八月十五,月光分外明亮。
丈夫在边关,音信已经断绝,思妇夜里难寐,在鸳鸯楼上寂寞地望着天上的天狼星。

注释
捣(dǎo)衣:古人制作衣裳,先将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木杵敲打使之柔软以便缝制。
佳人:年轻美貌的女子,此泛指妇女。
锦石:精美的捣衣石。
流黄:黄色的丝织品,这里指衣料。
香杵(chǔ):用香木制成的捣衣木棒。
纹砧(zhēn):有花纹的捣衣石,即上句所说的“锦石”。
近远:距离。
传声递响:砧声一声声地传来。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传说牛郎、织女在这天夜晚渡河相会。
长河:天空中的银河。烂:灿烂。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俗称“中秋节”,中秋节的时候明月满弦,月光明亮。中国古代习俗常常以中秋为佳人团圆的日子,古诗中也常用中秋明月寄托相思之情。光:这里作形容词用。
蠮(yē)螉(wēng)塞:居庸关的别名,又名军都关,古时九塞之一,在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因关上筑土室以观望,状似蠮螉用土筑起的蜂房,故称。蠮螉,是细腰蜂。
候雁:本指随节令变化而迁徙的大雁,此出代指音信。
鸳鸯楼:本指汉朝未央宫中的鸳鸯楼,这里代指捣衣女子所居住的地方。
天狼:星宿名,中国古代的人们以为此星出则有战事发生。▲

创作背景

  温子升所生活的时代,在南朝正是齐梁时期,他所作诗文颇善模仿南朝,这首诗(《捣衣》)就是模仿南朝宋谢惠连的《捣衣诗》而作。

赏析

  该诗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捣衣女子对出征边塞的丈夫深切思念之情,盼望战争早日结束、丈夫早日归来团聚的急迫心情。全诗五七言杂用,笔法含蓄细腻,意境优美,辞藻华丽。

  前四句为第一层, 主要是运用客观描述的方法,来反映妇女们给丈夫缝制衣裳时轻捣布帛的凄凉忧伤情景。

  诗一开始,通过交代捣衣的地点、时间、人物,把读者引入一种特有的凄凉境界。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长安城中,时间是秋天的夜晚,人物是美丽的女子,她们正在精美的捣衣石上用木棒轻捣黄色的布帛,使之柔软,准备为离家远戍边塞的丈夫缝制御寒的衣裳。首句的“秋夜长”,一个“长”字写出了女子的无限惆怅,她们的日子是多么难熬,有着度日如年的感受。第二句用了许多修饰词,“佳人”写出了女子的年轻美貌, “锦石”写捣衣石的精美, “流黄”是借代词,指黄色的布帛鲜艳漂亮。男耕女织本是中国劳动家庭的合理分工,秋夜里美貌的女子在精美的捣衣石上轻捣丝帛,这本来是一幅意、境俱美的织妇画, 富有强烈的审美意义,然而长夜难熬,却使这美好的生活带上了凄苦悲凉、孤独寂寞的气氛和色彩。作者运用这种笔法来突出妇女为远戍边塞的丈夫捣衣时所引起的思念之情,音调凄婉,颇有情韵。

  接下去的两句 “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写捣衣声:妇女们捣衣的声响有远有近, 次第传来,十分凄凉。如果说前两句是叙写一位美貌女子捣衣时的凄苦和寂寥,用词还比较含蓄的话,那么这两句则推而广之,写众多的妇女都在为丈夫赶制御寒的戍衣,秋季的到来,预兆着天气马上就要变冷了,妇女们一边捣布,一边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从这远近传来、次第错落的捣衣声中,不仅可以听到她们的哀怨, 而且可以听到她们的泣诉!也许她们正是用响亮的捣衣声来掩盖自己的悲苦泣诉!这彼起此伏的捣衣声互相响应着,表现出她们对战争的愤怒抗议。

  后四句为第二层,主要是抒情,表现妇女们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七夕长河烂, 中秋明月光”,这一联是五言诗句。 银河星系是人们肉眼看见的星座最多、光彩灿烂的星系,所以这里说“长河烂”;中秋节的时候明月满弦, 月光明亮, 古代习俗常常以中秋为家人团圆的日子, 古诗中亦常用中秋明月寄托相思之情。所以这两句诗即是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和中秋家人团圆的习俗,来反衬出捣衣妇女的独居凄凉及相思之苦。

  最后两句“蠮螉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寓意更加明确。前面一句蕴含着两层意思: 一层指天气渐渐冷了, 一年又将过去, 寓意着丈夫的戍役遥无期限; 一层是说守戍边地的亲人绝断了音信,死活不得而知,妇女们想念得更加焦虑凄苦。后面一句的意思是说,妇女们在居处的楼上观察天狼星的动向, 盼望着边塞的战争已经停息,侵略者已被击退,丈夫能够早日回家来团圆。

  这两层意思之间,密切联系,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温子昇

温子昇

(495—547)北魏济阴冤句人,字鹏举。自云为晋温峤之后。博学善文章。初为广阳王元渊贱客,教诸奴子书。孝明帝熙平初,对策高第,补御史,台中文笔皆出其手。孝明帝正光末,随元渊镇压六镇起事,为东北道行台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孝庄帝建义初,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孝庄帝诛尔朱荣,子升参预谋画。尔朱兆入洛,惧祸逃匿。孝武帝永熙中,复官侍读,兼舍人。后领本州大中正。东魏时高澄引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疑其知元仅等谋反,投之晋阳狱中,饿死。子升文笔,当时已传于江南,为梁武帝所称,又远传至吐谷浑。今有《温侍读集》明辑本。 

猜您喜欢

题汪水云诗卷

严日益严日益 〔宋代〕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佩声杨柳凤池头,丝纶五色烂不收。
巨鳌跳波海门黑,毡雪风砂堕阴域。
翠华鞭鸾凌紫烟,天寒月照青冢边。
黄金不啼玉不泣,桑岭流沙马飞急。
孤臣泪结冰稜稜,两宫祝发传佛灯。
梵尊说法天龙拜,四大山河金色界。
风飘仙乐去不回,香围粉阵成飞埃。
南冠楚囚血化碧,恨入胡笳十八拍。
穹庐帐暖融冷光,犹随供奉联鵷行。
子房忽伴赤松去,华表千年令威语。
商郊周甸禾黍悲,宫袍卸却披霞衣。
青藜老仙选诗哭,仿佛东都梦华录。
吴霜压捐长眉青,胸蟠耿耿何时平。
读书万卷贫难救,天若知情天亦瘦。
云翻雨覆争奈何,荣枯得失哀恨多。
相逢莫说梦中梦,琴寄南音时一弄。
世间未必无子期,至音元不求人知。
泠然七十二峰下,轩辕鼎边恨三舍。
流水行云万里心,故家乔木春阴阴。

送资深知潼川府

袁说友袁说友 〔宋代〕

昔日班行忆旧游,天涯今已说离愁。
珠玑咳唾频倾倒,风月江山几倡酬。
三接自应还北阙,一麾犹欲惠东州。
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浪淘沙令

张雨张雨 〔元代〕

抛下杖头钱。取次高眠。玉梅金缕孟家蝉。说着钱塘都似梦,懒问游船。

谁信酒垆边。别有仙缘。自家天地一陶然。醉写桃符都不记,明日新年。

过仪真访谭子羽留酌江霞馆因赠 其一

黎民表黎民表 〔明代〕

榻下高人宅,飞觞夜向分。门临扬子渡,窗隔蒋陵云。

鸾啸因风起,渔歌送客闻。江潭无限恨,琼树思氤氲。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 其二

何梦桂何梦桂 〔宋代〕

洛花欲放趁春忙,一架花添两样芳。倚槛白红多侍女,临轩黄紫是真王。

只愁吴苑馆娃老,无奈唐宫春恨长。说与天公须爱惜,莫教风雨委泥香。

郭熙关山雪霁图

苏伯衡苏伯衡 〔明代〕

昔我北游月在衤昔,兼旬犯雪度雄霸。
千里万里皆瑶琨,高迷丘垤低迷罅。
朔风烈烈尘不惊,中野萧条但桑柘。
仆夫股栗面削瓜,身上破褐才掩髂。
长途日暮行不前,回顾堪怜那忍骂。
前车既断后车绝,停骖独宿道旁舍。
床头土锉郁生薪,村酒沽来敢论价。
卧听枥马龁枯荄,展转无眠疑不夜。
忽然朝光入瓮牖,主仆瞥见互惊讶。
揽衣匆匆便蓐食,如此晴明喜天借。
可辞趁暖即前程,剪拂蹇驴还自跨。
泸沟冻合疋练横,径度不用修梁架。
西山马首遥相迎,拔起人言似蒿华。
琼楼玉宇忽照眼,行行已到南关下。
时清关吏殊可人,不复谁何乃邀迓。
过关使客多于簇,或挽柴车或高驾。
闲情我正绕剡溪,吟思谁欤似清灞。
道逢轩盖何其都,骏马雕鞍蒙锦帕。
银盆炽炭蜡光燃,面面幨帷行酒炙。
徒御缤纷意气粗,错金剑具青丝靶。
行人不解说姓名,但说无非国姻娅。
狐裘貂帽讵知寒,驰驱争入柳林射。
当时有意欲赋之,计吏相煎嗟不暇。
莺花窈窕江南春,风景依依在图画。

次张昌化合溪新亭韵

刘过刘过 〔宋代〕

燕尾溪流上下分,中馀里许地翻平。
林疏邑屋高低见,水涨航船来往轻。
坡老已仙谁杰作,诗人为县得重评。
唐山见说双溪馆,今见双溪亭又成。

喜刘主簿归

刘黻刘黻 〔宋代〕

同是青藜一祖来,晚成天欲成其才。
家里传虎榜承渥,人说牺经旧屡魁。
春色风流都羡柳,岁寒事业莫过梅。
谁怜历落如蕡者,閒把离骚嚥一杯。

送邬文伯归侍临川二首

史弥宁史弥宁 〔宋代〕

易学寥寥一线然,谁人口里说先天。
近来惟有朴斋老,白首焚芗尚草玄。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自招拔舌尘沙劫,沙界弥纶唯我舌。
未曾停歇说真经,惟愿含灵皆廓彻。
作者的其它诗文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