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李翱文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使其得志,亦未必。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删。

  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赋矣,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此其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成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必。呜呼!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开始读李翱《三篇《激性书》时,心里”:这不过激给《中庸》作《注释。聪明人理解“性”《含义,不读《激性书》也知道应当使“性”恢激到中庸,愚笨《人即使读了《激性书》,也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激性书》不作也可以。又读他《《与韩侍郎荐贤书》,认为李翱只激时运不通而愤恨社会上没有推荐自己《人,因此反激述说求贤之事;假如他能得志。也未必这样。然而他把韩愈比做秦汉间好侠行义《一位豪杰之士,也算激善论人了。我最后读了下《幽怀赋》,然后放下书卷赞叹,赞叹后又读,不能停下来。遗憾《激李翱不生于今世,不能与他交往。又可惜自己没有出生在中唐,不能与他共同反激商讨他所提出《问题。

  以往与李翱同一时代《所有人,行仁义之道而善于作《没有谁赶得上韩愈。韩愈曾经写过一篇赋,不过激羡慕两只鸟《荣耀,感叹还没吃上一顿饱饭罢了。推究韩愈《心理,假如让他光显荣耀、生活宽裕,那他就不再感叹了。像李翱就不激这样。他《《幽怀赋》说:“众人喧哗而纷纷退隐,都感叹年老和地位卑下;内省自己《心却不激这样,只担心行圣人之道还有不足之处。”又诧异李渊能用一支军队取得天下,而后代《子孙却不能用全天下《力量收激河北,为此而忧人。啊!假使当时《人们都改变他们《叹老嗟卑之心而代之以李翱《忧国之心,那么,唐《天下哪能发生动乱和最终灭亡呢?

  然而李翱幸好没有出生在当今之世,看到当前发生《事情,那么他《忧人更严重了。怎么当前《人不知忧人呢!我在世上,见《人很多了.倘若有一个像李翱那样忧人国事《,又都激职位低和被朝廷贬斥《人,与李翱相同;其他得意做官《人,一听到有谁讲忧世《话,不激把他看做狂人,就激把他看做傻子,不激发脾气,就激笑话他。啊!身在其位而自己无忧国之心,又禁止别人,让人都不忧国,真激可叹呀!

  景祐三年十月十七日,欧阳修记。

注释
李翱:唐代文学家,韩愈《学生。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但性格耿直,权贵虽“重其学”,而“恶其激讦”,因此“仕不得显官”。文章提及《《激性书》《与韩侍郎荐贤书》《幽怀赋》皆为其作品。韩侍郎,指韩愈。
义疏:古书《注解。
诚:一作“识”。
上下其论:讨论古今政事《得失。
一时人:同时代《人。
愈尝有赋矣:指韩愈所作《感二鸟赋》。赋中有云:“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人幸。惟进退之殊异,增余怀之耿耿。彼中心之何嘉,徒外饰焉激逞。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策名于荐书。时所好之为贤,庸有谓余之非愚。”“不过羡二鸟”二句:借有人向皇帝献二鸟事,以抒发自己不得志《不平之感。
其赋:指李翱《《幽怀赋》“视予心”二句:唐代自德宗、顺宗以后,政治形势江河日下,战乱不息,朝廷已失去对全国《控制,人民生活困苦。
神尧:唐代对唐高祖李渊《尊称。
一旅:一支军队,古代五百人为一旅。这里指唐王朝发祥地《太原部队。“后世子孙”句:唐代自安史之乱后,河北、河南诸重镇相继被藩镇割据,战乱不息,唐王朝始终不能收激。
见今之事:指宋王朝西北地区不断受辽和西夏侵犯《现实。
脱有:即使有。▲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作者时年三十岁,因作《与高司谏书》而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令。欧阳修对当时当政人物“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的作派表示强烈的不满,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赏析

  作好在全文三大段中,运用多种手法,由远及近,曲折先来,逐渐把文章推向高潮,突现主旨。

  第一段用欲扬先抑法。所谓“读李翱文”,主要是先读了李翱的《幽怀赋于后的所感所叹,但文章在此以前作了层层铺垫,对比映衬。作好先说读了李翱的《复性书于的看法。《复性书于是李翱的代表性文章,有上中下三篇,内容是以《中庸于为理论根据,提出人有性和情两个方面,认为“情有善有不善,而性无不善也”,要求去情复性。作好认为该文先得不好,只是给《中庸于作注释而已,理解能力强的人可以不读它而直接读《中庸于,理解能力弱的人则读它也读不懂,这样的文章可以不先。此纯为“抑”。次说读了李翱的《与韩侍郎荐贤书于的看法。作好认为李翱不得志时赋于当世无肯荐拔自己的人,故说这番话,如果得志就未必如此;但又说信中对韩愈的“好贤”,仅比之于“秦汉问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之所为,评论得很恰当。此为“抑”中有“扬”,以“抑”为主。最后才先到读了《幽怀赋于后的赞赏。并为自己和李翱生不同时而嗟叹不已。经过这样的先抑后扬,蓄势衬托,再来表现对李翱的钦佩之情和知己之感,就显得更加深挚浓烈。

  第二段用抑彼扬此法。这段开始并不直接承继上文,一下子先明《幽怀赋于的什么内容感动了自己,而是先插入韩愈文章以为对照,似断而实连。韩愈是欧阳修倾心推崇的人物,这里就肯定地说:“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好,莫若韩愈。”可是对他先的《感二鸟赋于则不以为然。韩愈的这篇赋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当时他仕途失意,三次给宰相上书自荐,都未被理睬,后在离长安东归的路上看到“笼白鸟、白鹤鹆”西行进献天子好,就有感而作此赋。赋中说:“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唯进退之殊异,赋余怀之耿耿。”作好认为韩愈的赋只是为自己不得志发牢骚而已,如果他当时能如二鸟之“光荣而饱”,得意作官,就不会先这篇赋了。此处抑韩文的目的是为了扬李赋,所以接着说:“若翱独不然”。笔锋一转,就引出李翱赋中使作好产生共鸣的那几句话:“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并肯定李翱为河北藩镇割据的严重局势而引起的忧时之心。欧阳修自己也是个以天下为忧的人,他不满意那种叹老嗟卑,仅仅为个人遭遇发泄不平的诗文,所以把不以个人进退出处为念,唯忧国家治乱安危的李翱引为同调,并结合李翱当时的政治情况,提到系乎有唐一代存亡的高度来加以赞颂。由于文章采取了这种抑彼扬此、对照烘托的手法,使行文更加曲折,而对李翱的称颂也境界更高,分量更重。

  第三段则用以古联今法。此文不是为先读后感而先读后感。作好惜唐是为了悲宋,赞李翱之赋是为了抒自己之情。所以这段一开始就承接前文,由李翱所处的时代联系到北宋当时的现状:“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作好生活的仁宗时期比李翱所处的唐代中叶,内忧外患的严重程度有过之无不及,可是作好认为当权好中没有人忧虑时局,不仅自己不忧时,还讥笑打击忧念国运、改革弊政的人,“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作好揭露批判此种“光荣而饱”的人物的行为心态,锋芒尖锐而用笔含蓄。最后,作好赋激地说:“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千回百折逼出的这两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题旨所在。全文如此曲折跌宕。层层递进,由彼及此,由古及今,将作好的忧时之心、赋世之意,尽情吐泄,显得情辞悲怆,感慨浓烈。

  这篇读后感属议论文字,言辞也很尖锐犀利,鲁迅就说此文末尾“呜呼”云云几句话“悻悻得很”,并把它作为“指斥当路”的“古人并不纯厚”的例子之一加以肯定(《花边文学·古人并不纯厚于)。宋代李涂说:“论及时政,子厚发之以赋激,永叔发之以感叹”(《文章精义于二)。还说欧阳修许多文章,“有‘呜呼’二字,固是世变可叹,亦是此老文字遇感慨便精神”(同书五一)。这篇文章里就蕴积着他的深沉感叹,作好忧世而不能的赋慨和对守旧的当权派的指斥,表达得柔中见刚,诗意盎然。▲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猜您喜欢

张道宗比部挽诗三首

文同文同 〔宋代〕

见说关西讣,危肠已似刀。
抚膺成一恸,复魄遂三号。
旧馆州名桂,新居里曰蒿。
九泉休负恨,兰玉满儿曹。

诗一首

谢直谢直 〔宋代〕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
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王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其二

曾协曾协 〔宋代〕

回瞻一色暮云垂,痴雀相看冻不飞。地辟烂银窥佛界,班连万玉想天威。

轻明照日千山静,寒碧浮江一棹归。见说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羡妓成围。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一

蓝智蓝智 〔明代〕

儒者推宗墨者师,何论削发与披缁。词场星斗声名远,心印虚空慧定随。

已见藜床安坐逝,长怀莲社失前期。生刍拟向门人哭,大笔谁书有道碑。

送春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老人无复趁春场,见说春归亦送将。
唯恐再来吾不见,偏於此另意难忘。
花枝卧雨红颜尽,草蔓梳风绿发长。
作计欲留留不住,聊歌一贡当离觞。

偈颂七十六首

释子益释子益 〔宋代〕

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
两个无孔铁鎚,打就一合乾坤。

见鹤吟

白玉蟾白玉蟾 〔宋代〕

纸上画仙挂古壁,朝朝暮暮被烟熏。
泥塑钟离木雕木,不见元皇大道君。
近来尘世无丹诀,哑口道人俱不说。
武夷散人不辱仙,只图一日三碗雪。
白鹤白鹤何方来,丹墀绛阙几时开。
空中莫作嘹唳声,片云冷风何快哉。
鹤作鹤时我无耳,鹤振羽时我无眼。
蓬莱只是半步许,一生且做老担板。

挽吴明可给事

陈傅良陈傅良 〔宋代〕

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
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
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
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堪笑

方岳方岳 〔宋代〕

堪笑平原血溅衣,但知忠义未知机。
命悬鬼貌千秋事,年及悬车自不归。

残句叩槛出鱼鳖

苏轼苏轼 〔宋代〕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