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的温暖宁静呀,哪有这般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注释
长相思。唐教坊曲,双翅小令。又名《双红豆》。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

  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人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然而夜深了,“千帐”内却灯光熠熠,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下片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狂风骤雪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未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聒碎乡心梦不成呼应上片的夜深千帐灯一句,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寝的原因。着一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聒碎乡心,用的是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故园无此声,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乡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而这边塞苦寒之地,怎比钟灵毓秀之京都,况且又是暴风雪肆虐的露营之夜,加之乡心的重重裹挟,就更难入梦了。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从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词人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创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人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鉴赏

  清初词人于小令每多新创意境。这首《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上片在“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展示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严重增大,空间感与乡情构成尖锐冲突。正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背离中驻营夜宿,“夜深千帐灯”,似是壮伟景观,实乃情心深苦之写。白日行军,跋涉山水,到夜深时仍灯火通明,难入梦乡,这是因思乡而失眠。于是转入下片乡情思恋之笔。

  “一更”又“一更”的重叠复沓,于听风听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过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而心烦意乱,怨夜太长。说“聒碎乡心梦不成”,其实是作者乡心聒碎梦难成,情苦不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击入心窝,难以承受。在“乡园”时是不会有这种令人痛苦的声响的。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更深沉。此类迁怒归咎于风雪声写法,心理情态能充分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反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显沉重。叠句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着视、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怼,幽苦,亦是此词值得辨味的佳处。纳兰性德身为一等侍卫,却极厌烦“扈从”公差,于是构成传统羁旅题材的又一种类型。▲

简析

  这首词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上片描写行军跋涉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乡梦,倍觉惆怅,寄寓了词人的思乡情怀,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您喜欢

次正臣韵

邓深邓深 〔宋代〕

黄牛偶际半槽水,忻然解缆离江涘。
旧闻峡山最多奇,非涉风波难说似。
千金莫买丹青临,今日真行图画里。
魂惊险怪千万状,眼洗清奇数千里。
戏石鹿儿玩铙鼓。缘木王孙卖弓矢。
鹭鹚久立应有待,鸬鹚深没殊无底。
大淖瀑濆续续生,怒涛惊浪层层起。
好风转旂捷有神,长年捩柂翻堪倚。
渔人生长谩不知,叶舟来去纷可喜。
惟愁三峡总黄浊,安得一飘瓢独清泚。
甘泉剩贮虾蟆碚,时沦玉诗香漱齿。

新雁过妆楼 中秋对月

庄盘珠庄盘珠 〔清代〕

不醉如何。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

海陵岁暮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城郭依荒草,风云带极边。
犹多故时老,共说太平年。
岁聘皇华去,秋防戍鼓眠。
谁知明主意,拊髀忆青毡。

挽陈本斋尚书 其一

牟巘牟巘 〔宋代〕

在昔实斋老,公能继盛名。平生守师说,晚岁萃儒荣。

禋赦原兵祸,台纲忤物情。抽身甬东去,腾上几公卿。

道中闻百舌

释绍嵩释绍嵩 〔宋代〕

一径寻村渡碧溪,山花红紫树高低。
如今天下无鸣凤,说与春鸟自在啼。

山堂晚晴观楫儿作字

陆深陆深 〔明代〕

论文说剑更争棋,五十年来两鬓丝。
无事可为甘袖手,有山如画且题诗。
望中禾黍秋风粒,梦后芭蕉夜雨枝。
小几映窗承落日,双钩古帖坐教儿。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陈东陈东 〔宋代〕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风飘飘洒中土。
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
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
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柏。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
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

次劝农韵

曾几曾几 〔宋代〕

典郡治中总得贤,郊原一出万人传。
山行野渡时时雨,妇饷夫耕处处田。
说与老农无罪岁,但当力作有逢年。
驱儿播种贫家事,可奈西畴只仰天。

奉酬四川戴佥宪文信见访

孙蕡孙蕡 〔明代〕

濯锦江波漾绣衣,邻翁走报入柴扉。雨馀门巷青骢滑,花外旌幡白鸟蜚。

岂有雄文倾辈行,屡烦青眼顾寒微。游仙梦觉惊题凤,倒著山公白接篱。

参政钱公山园

高似孙高似孙 〔宋代〕

朝廷文物自升平,公主园林尚典刑。
山好尽强金谷涧,客来且上翠微亭。
鹤鸣欲说前时事,花在非如旧日馨。
多少唐人诗意思,无人知得更冥冥。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