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鹭鸶

杜牧 杜牧〔唐代〕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鹭鸶身穿雪白的衣裳,生有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他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山色,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注释
鹭鸶:此指白鹭,羽毛为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青玉:蓝绿色的玉。
群捕:许多只鹭鸶在一起捕食。溪影:溪中的影子,形容溪水清澈。
碧山:指山色青绿。
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从诗的内容看,诗人被晚风中的白鹭迷住了,从而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

简析

  《鹭鸶》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咏物诗。此诗起句写鹭鸶的外形特点,次句写鹭鸶捕鱼的情景,末两句则描绘了它们惊飞远去的美丽生动的画面。全诗多处运用比喻,新颖独特,别具匠心,营造出清幽柔美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

赏析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开首两句,并不是什么特殊的赞语,而是通俗朴白的写实,然而就是这样一落笔,一群“雪衣公子”洁白美丽的形象,夕阳西下,蔽于溪影之中待机捕食鱼、虾的习性和机智,却全被描绘出来了,同时,诗人的迷恋之情也寓于其中了。白鹭那洁白的羽毛很美,故有“雪衣”、“雪衣公子”的美称。诗人正是被白鹭的这一特色所吸引,所以从这里切人表现白鹭的精神,表达自己的迷恋之情。而两个“雪”字的连用突出的是白鹭的“形”,其“神”尚未现,诗人巧妙地把它放在惊飞远去的情景中精心描绘,以

  “碧山”相托,以“梨花”比喻,笔触空灵,而白鹭的精神也就显露出来了。第三、四句:“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顺势以“碧山”映衬出飘然远去的白鹭,而这群飘飞的白鹭又装点了青绿色的远山。山青鹭白,晚霞渐逝,这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真是情景交融、自然浑成。可是,诗人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接着展开想像的翅膀,好像暗暗地问了自己一句:“远映碧山”的点点白鹭究竟像什么呢?哦,像雪白的梨花在静谧而轻轻的晚风中飘然落下的美妙景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鹭鸶溪中捕鱼,朴白平实,似无余味,其实为后边的惊飞远去营造了气势。“一树”承“群捕”,“梨花”应“雪”字,读来晓畅自然,无一点造作之感。这首诗在许多咏鹭诗中别具一格,而且它的最后两句也可以说是咏鹭诗中的名句。后人的一些咏鹭名句,如元代顾瑛的“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泊垂虹桥口占》)、清代郑板桥的“忽漫鹭鸶惊起去,一痕青雪上西山”(《潍县竹枝词四十首》)等,很可能就是受了杜牧的影响创作的。▲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您喜欢

采桑子·谁将一点凄凉意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谁将一点凄凉意,
送入低眉。
画箔闲垂,
多是今宵得睡迟。

夜痕记尽窗间月,
曾误心期。
准拟相思,
还是窗间记月时。

请说归休好 其二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请说归休好,从今自在闲。新除叠黄纸,旧隐接青山。

竹绕披风榭,芦藏钓月湾。田间四时景,何处不开颜。

被旨往许浦阅兵风雨中舟过梅里

袁说友袁说友 〔宋代〕

浓云障日卧前山,已觉林深寸步难。
风雨于人本无意,筋骸如我不禁寒。
小窗饱听喧江浪,萧寺时惊落岸滩。
慨念兴亡千古事,夜阑相对说江干。

题扬州琼花观

茅大方茅大方 〔明代〕

秦山楚水路迢迢,不道琼花乱后凋。
鹤背仙游清梦远,月明谁度紫鸾箫。

有怀湖山留题惠因院

曹既明曹既明 〔宋代〕

湖山平生亲,松竹亦瓜葛。
深期说情话,跬步成契阔。
岂无朝夕思,或以尘累夺。
何当淡相从,长年席不割。

送周明叔人陈运使东归得字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无分向师父,有谁知我能。
只看他日说,谩道此时曾。
酒莫从人强,身须更上层。
明朝双鬓发,那更绿鬅鬙。

向秀

徐钧徐钧 〔宋代〕

心慕庄书善说玄,发明奇趣理昭然。
世人窃取公遗论,却把前言作己言。

四安道中所见 其二十五

牟巘牟巘 〔宋代〕

归途拟向城中去,论旧翻惊人已非。怅望敬亭烟雨外,平生漫说谢玄晖。

上丞相寿

戴栩戴栩 〔宋代〕

手引群工上帝庭,常须吉士认仪型。
一般笙磬方同曲,千古蒿兰各异馨。
泰道正应分内外,前贤错是说调停。
原歌周雅卷阿什,鸣凤喈喈梧叶青。

浩西堂见和因再用韵

释绍嵩释绍嵩 〔宋代〕

每惭疏散为吟诗,说破当知未大奇。
似此误人多少事,如何两鬓不成丝。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