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牧童词

张籍 张籍〔唐代〕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注释
牧童词:犹牧童歌。
稠:茂盛。
陂(bēi):池泽边的坡岸。
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乌鸦落在牛背上啄食之。
戏:玩耍。
垄(lǒng)头:田埂。
犊:小牛。
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
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
鼓:甩响鞭。
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
截:截割。▲

赏析

  诗的前两句,作者先交待了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绕村四面禾黍稠”,村子周围都是庄稼地,禾苗长势正好,为了避免牛群祸害庄稼,牧童只好到远处放牛,这两句在逻辑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先写果后写因,突出了“远牧牛”这个结果,后文也正是围绕牧牛展开。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牧童把牛赶到了水草丰美的河边陂岸,本来是想让牛专心吃草,不用担心它们会糟蹋庄稼,这样他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了。结果,陂中有很多饥饿的水鸟,它们不停地落在牛背上啄食虫虱,牧童不得不留下来看顾牛群,不停地驱赶鸟雀,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两句写出了牧童抱怨的情绪。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因为陂中“草多”,所以牛群时常走散,在芦苇丛中的白色牛犊还不时地抬头朝空中长鸣。这说明牧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儿童眼里,这艰苦的劳动里倒也有不少乐趣。正因为牛群走散,牧童们必须分开寻牛。为了彼此联络,告知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们“隔堤吹叶应同伴”;为了管束牛群,牧童还要不时地“还鼓长鞭三三四声”。这两句把寻牛、赶牛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富有立体感与生活感。

  诗到这里,还只是单纯的叙事写景,除了生活情趣的盎然和儿童的天真娇憨之态令人印象深刻,似乎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张籍的乐府诗往往会在有限的篇幅中叙写情事,只在篇尾以二句话作结,正符合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对新乐府诗歌的创作要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牧童一边挥鞭,一边警告牛群:“你们不要再继续打斗了,否则一旦被官府发现,就会有官兵来截断你们头上的角。”以官兵来恐吓牛群,足见牧童心性的天真、单纯。

  全诗自然清新,构思新颖,以儿童天真的口吻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达到了更强烈的讽刺效果。▲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中原广大地区内战频繁,人畜都要担负空前沉重的徭役负担;送粮运草,长途跋涉,牛瘦人饥,再加上官家逼催紧迫,许多瘦牛都会磨得领背出血、化脓。乌鸦喜欢啄食腥秽的腐肉,嗅味而来,所以才会有“饥乌啄牛背”的情况发生。作者为反映这一现实状况,巧妙地借助孩提未尽的牧童说出,作下了该诗。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您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琅函训小孩,得了笑咍咍。
欲求天外事,须弃世间财。

奉和府公新作盆山激水若泉见招十二韵

刘敞刘敞 〔宋代〕

谁谓山水秀,忽登君子堂。乃知仁智乐,不与冠盖妨。

浓霭万叠碧,悬流百寻长。列峰映落落,绕溜含苍苍。

气爽变衡霍,声幽激潇湘。意真景自远,趣逸累已忘。

鸣玉无时续,翠屏终日张。赏音得虚寂,寓兴成轩昂。

夙昔慕丘壑,迩来倦簪裳。欣符洗耳愿,遽有寻源狂。

纵目寄历览,挟琴写铿锵。但疑主人厌,应接殊未央。

春去

蔡羽蔡羽 〔明代〕

谩说春归去,多情无计追。
胜游须秉烛,余兴独临池。
鸟怨花飞急,杯嫌月到迟。
三眠杨柳足,正是浴蚕时。

呈赵常德四首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冯元素挽诗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戎服开清洛,儒书谒阜陵。
一朝官御晚,平日壮心冰。
此士归来夜,何人说中兴。
秋来原上草,萧索见风棱。

西江月 赠善友

李道纯李道纯 〔元代〕

至道本无言说,全凭立志刚坚。心常不昧究根源。

一月千潭普见。

会取击风捕影,便知火里栽莲。任他海水变桑田。

只这本来无变。

吊仅老塔

楼钥楼钥 〔宋代〕

仅老相从五十朞,来瞻遗塔我心悲。
当时旧话无人说,空有门前洗钵池。

宴琼林(牡丹)

黄裳黄裳 〔宋代〕

已觉遍韶容,最后有花王,芳信来报。魏妃天与色,拥姚黄、去赏十洲仙岛。东君到此,缘费尽、天机亦老。为娇多,只恐能言笑。惹风流烦忙。莫道两都迥出,倩多才、吟看谁好。为我惨有如花面,说良辰欲过。须勤向、雕栏秉烛,更休管、夕阳芳草。算来年、花共人何处,金尊为花倒。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身心山野,面目草灰。
默说一句,明暗全该。
机流电天上之火,动发阳地中之雷。
变化穷通有许事,向道俱从恁麽来。

石楼山见月(一作宿青山石楼)

李益李益 〔唐代〕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