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夜里西风呼啸,如同鬼在哭号。空旷辽远的秋空之上,大雁排着队形,飞向远方。那绵延起伏的长城,曲折如屏。
山海经历几番巨变,长城城墙仍然斜斜地矗立在山头。秦始皇当年为修建长城费尽心机,但如今看来,他这长城到底是替谁修的呢?
注释
一络索:此调又名《洛阳春》《一落索》《玉连环》等。有不同体格,俱为双调。此首为其一体,上、下片各四句,共四十六字,上、下片第一、二、四句押仄声韵。
“野火”句:野火,指磷火,即俗称之“鬼火”。此句谓大漠荒野之夜,磷火绿光闪闪,好像与天上的云朵连到了一起。
苍茫:空旷辽远。
屏山曲:如屏风样曲折的山形。宋陈肖岩《庚溪诗话》:“千里故乡,十年华屋,乱魂飞过屏山簇。”此处代指绵延起伏的长城。
山海:山与海。
翻覆:巨大而彻底的变化。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小墙,这里代指城墙。
祖龙:秦始皇。语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裴躺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这首词或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秋,容若觇梭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心有感慨而作。
词的上阙写景。“野火拂云微绿,西风夜哭”,词作一开头便给人展现一幅野火连天、秋风悲咽的凄厉悲壮之图。这是一个身处大漠深处的荒野之夜,乱石山丛之中,不时有磷火闪烁,绿光点点,一直随风游离到天际,与云暗合相接。西风吹过山石,传来由远及近的飕飕嘶鸣之声,听来好不幽怨。接着写“苍茫雁翅列秋空。”苍茫秋空,有雁鸣摆阵,亦有雁翅划过的凛冽痕迹残存。词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把边地秋日的辽阔之境写到了极致,若只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宏阔,那就缺了灵动。容若却接上一句“忆写向、屏山曲”,将大开大合之境凝于屏山,意谓不禁忆起,自己曾将如此雁阵群山写进诗词,画进屏风。笔墨灵动,将大漠移至家中,迷离生动。
下阙由写景转为抒情。“山海几经翻覆,女墙斜矗。”想当初,秦始皇费尽心力统一六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然而几经山河变换,几经兴亡更替,赳赳不可一世的始皇又在哪里。如今只剩下斜斜矗立的女墙,曾经的万里长城已经残破不堪。这让人不禁思考,曾费尽心力的始皇,究竟是为谁修建这绵延万里的巍巍长城。“看来费尽祖龙心,毕竟为、谁家筑?”这可以说是即景抒情,但词人的忧患意识和苍凉之悲感亦充溢满纸,深具感发的魅力,启人深长思之。
这首词有着双重的悲慨。上片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不由得想到了古往今来的“英魂”,无论贤愚不肖,皆成过去,即使是“才魄”超人,也都消失了去,历史便是如此无情,它汰尽了古今的一切,胜衰兴亡都成陈迹,令人不胜悲慨。中元之日更起思亲之情,故下片推开去写,从闺中人的角度落笔,写伤离怨别之意。这是又一重悲感。全篇幽思惆怅,低徊缥缈,古今情、思乡情交织浑融,凄侧哀婉之至。▲
这首词有着双重的悲慨。上片写正值“鬼节”,面对眼前荒漠的残碑断碣,不由得想到了古往今来的“英魂”,无论贤愚不肖,皆成过去,即使是“才魄”超人,也都消失了去,历史便是如此无情,它汰尽了古今的一切,胜衰兴亡都成陈迹,令人不胜悲慨。中元之日更起思亲之情,故下片推开去写,从闺中人的角度落笔,写伤离怨别之意。这是又一重悲感。全篇幽思惆怅,低徊缥缈,古今情、思乡情交织浑融,凄侧哀婉之至。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