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洞 其二

余爽 余爽〔宋代〕

东临沧海宴群仙,误入桃源小洞天。一局残棋销几刻,老龙鳞甲已苍然。

余爽

余爽

洪州分宁人,字荀龙。余卞弟。以父任授校书郎。神宗元丰初应诏论十五事。哲宗元祐末复极言请太皇太后高氏还政,为章惇所忌,诬为谤讪,窜封州。久之,起知明州,复以言者罢。徽宗崇宁中入党籍。

猜您喜欢

顺庵

方信孺方信孺 〔宋代〕

词人自结一间茅,天上宸奎舞瘦蛟。
见说鬼神犹卫护,瑞光前夜起山坳。

蒲华城梦万松老人

耶律楚材耶律楚材 〔元代〕

华亭髣髴旧时舟,又见吾师钓直钩。只道梦中重作梦,不知愁底更添愁。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撇下尘嚣归去好,谁能骑鹤上扬州。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二

王冕王冕 〔元代〕

宰宰华表鹤,古质清且闲。
旷哉万里怀,皓月同蹁跹。
饥琢芝田春,渴饮瑶池泉。
一鸣九皋远,梦浇琼华寒。
下视寰中人,谁识横江仙?岂无王子乔?相期青云端。

放歌行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後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次坰寻春韵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攀翻聊复得晴景,抖擞貂裘季子尘。
岂有好事来载酒,独怜幽鸟解唤人。
二毛衰晚端不恨,五鼎突昔元未珍。
乘把小红娱老眼,他时细说淮南春。

闻东轩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君给相如札,吾方长道山。
燕犹栖旧垒,驹已养天闲。
位逼将求说,书来欲铸颜。
柰何化鹤去,不见珥貂还。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苏泂 〔宋代〕

小小规模似禁中,分明夏禹欲卑宫。
白头官吏知年几,犹指屏风说孝宗。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唐顺之 〔明代〕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

何逊何逊 〔南北朝〕

夫君美章句。
席丈珍梁楚。
伊余忝摄官。
含毫亦禁阻。
直庐去咫尺。
心期得宴语。
休沐乃幽栖。
别离未几许。
伫立日将暮。
相思忽无绪。
溪北映初星。
桥南望行炬。
九重不可越。
三爵何由举。

雨凉二首呈宗伟 其二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惊雷隐地送凉飔,起舞看山不自持。说与骚人须早计,片云催雨雨催诗。

© 2023 人常在吟诗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