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鲁国有个人自身善于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他们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遇到困境。”鲁国人问:“为什么?”这个人回答说:“鞋是(人们)用来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赤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人们)用来戴它,但是越国人都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能办得到呢?”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遭遇困境呢?”
注释
鲁人身善织屦:鲁国有个人自身善于织麻鞋。
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南部。
身:自己,本人。
屦:古代的一种鞋子,用麻、葛等制成。
善:善于。
缟(gǎo):白绢(一种白色丝织品),周人用缟做帽子。
而:承接。
欲:想要。
徙:迁徙。
于:到(介词)(表示方向)。
或:有人。
谓:告诉。
子:你 。
必:一定。
何:为什么。
为:是。
穷:困境,没有出路。文言文中,不得志,没有出路叫“穷";缺乏衣物钱财一般叫“贫”
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而:转折。
跣行:赤脚走路,跣:赤脚。
为:是。
冠:帽子。
被:同“披”,原义覆盖,文中意译为披头散发 。
以:凭借,依靠,用 。
子:你,您。
之:的。
长:擅长(此处是“所”字结构,后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擅长的技能技能)
游:游历 。
于:到。(介词)(表示方向)
之:的。
欲:想要。
使:让。
无:不 。
穷:贫困。
其:怎么。
可:可以。
得:得到,成功。
乎:语气词,吗。
对:回答。
夫:语气词。
可:可以。
引:引导。
而:承接。
用:使用。
益:更加。
奈何:为什么。▲
①有一种特长没错,但应该用在需要它的地方;如果你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这种专长,那么你的技能就毫无作用。但这故事中的鲁人具备了“开发市场”的思想,就可以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变为财富。
②简单的说,有专长,但如果没有用在需要它的地方,那便毫无作用。但是换种角度,我们也可以自己开创一个市场来发挥我们的特长。
③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客观实际,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使自己的专长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
④凡做一事,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随心所欲,莽撞从事;制定行动计划,必须先做调查研究,万不可凭主观臆断;做生意要有经营头脑,了解顾客的需要,三思而行事;这样从能把握时机,立于不败之地。▲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出城见我定惊嗟,身健穷愁不须耻。
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